做好4方面工作,推动基本医保“覆盖全民”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全民参保工作,通过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打通系统,夯实责任,持续推进参保扩面提质。据国家医保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92万人,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36243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98349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无疑,中国的基本医保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5年来,我们坚持稳字当头,健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2018-2022年,全国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医保助力近1000万户贫困居民成功脱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年度总收入由2.14万亿元增长至3.09万亿元,年度总支出由1.78万亿元增长至2.46万亿元,基金运行平稳,有所结余。财政每年对居民参保缴费人均补助标准从490元增长至610元。仅2022年,财政补助总额就达6000亿元。
而医保取得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筹资机制这一决定医保基金所具备的保障能力及可持续性强弱的根本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华颖曾撰文指出:好的筹资机制不仅可以实现筹资负担公平,还能够为医保制度切实解除人民群众疾病医疗后顾之忧提供有力且有效的支撑。
国家层面也高度关注医保筹资机制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就将健全稳健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列为深化医保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并明确了不同类型基本医保的筹资途径,即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非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费,政府按规定给予补助,缴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并且,适应新业态发展,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筹资机制、优化筹资结构,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准费率制度,规范缴费基数政策,合理确定费率,实行动态调整;均衡个人、用人单位、政府三方筹资缴费责任,优化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结构,研究应对老龄化医疗负担的多渠道筹资政策;加强财政对医疗救助投入,拓宽医疗救助筹资渠道。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覆盖全民”“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要求。围绕落实这一要求,国家医保局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推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
一是通过数据比对,提高参保扩面精准性。国家医保局将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比对,完善覆盖全民的参保数据库,实现参保信息实时动态查询。同时,去年建成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系统,未来将依托这一平台,将参保数据比对由省内扩大到全国,筛选出断保漏保人员信息,在剔除重复参保的基础上,推动各省实施精准扩面。
二是通过部门联动,提高参保扩面针对性。国家医保局与教育部门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并已于今年5月底联合发布《国家医保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相关工作的通知》,就做好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提出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参保率;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合作,用好“出生一件事”这个机制,确保新生儿能够及时参保。同时,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
三是通过优化服务,提高参保扩面便利性。国家医保局将加强与税务部门协作,积极推进参保与缴费业务的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厅联办”,为参保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参保缴费。
四是通过完善政策,提高参保扩面长效性。国家医保局将进一步完善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机制,研究完善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缴费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稳定社会预期,切实保障好群众合法权益;同时,推动更多就业人员在就医地、常住地参保,服务支撑人口有序流动,持续推动全民参保高质量发展。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王梦媛 张雯卿
热点文章